徽州古城景区又增新亮点—“徽剧纪念馆”开馆

发布时间:2015-02-13 14:46:30

“徽剧”是我国戏曲百花园中一个历史悠久、影响深远的剧种,它不仅是国粹京剧革新发展的基础,也是博大精深的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歙县作为徽班故里,为了传承和发扬徽剧,为提升徽文化的魅力,丰富徽州古城文化游内容,在歙县人民政府的全力投资支持下,由县文管局精心筹建,2015年元旦期间,一座饱含浓郁徽文化气息的“徽剧纪念馆”在徽州古城景区内的打箍井街曹氏二宅内正式开馆。

馆内以文字展板和丰富的图片资料形式展示了徽剧的魅力,不仅用文字介绍了徽剧的历史起源,徽班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四大徽班进京的辉煌,而且展出了丰富多彩的戏服和道具脸谱等。馆内照壁上那幅由清代画师沈容圃作的工笔画《同.光十三绝》,更是真实再现了清同治、光绪年间徽班进京后扬名的十三位徽剧演员当年的艺术风采。

“徽班”本是徽商当年蓄养的家庭戏班,它是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表现。除了自娱戏乐之外,徽戏在很多时候其实也成了徽商与官府沟通的和交往的一种媒介,聪明的徽商很好的利用了徽戏这种娱乐手段来拉近与官方的距离,达到了“官商结合、以官庇商”的目的,才使得徽商能够称雄明清商界三四百年,达到“无徽不成镇”的辉煌。可以说当年的徽剧为徽商的成功起到了不小的推波助澜的效应。也正是与官家有了如此密切的关系才有了当年的四大徽班进京,才能在京城立足、发展,最终吸取各派戏曲精华,为国粹京剧的形成打下牢固地基础。

“徽班”之于徽州可以说是品牌、是名片,而徽州之于“徽班”则是土壤、是故乡。而把“徽剧纪念馆”设在清代父子宰相曹文埴、曹振镛家族后裔曹宅内,应该说是徽班真正的回归故里,因为曹家祖上就是著名的徽商,徽班的发展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,而曹家父子曾历经清乾隆至道光三朝,在朝为官70多年,对徽班的进京与发展可谓是有举足轻重的关系。

“徽剧纪念馆”的设立,为徽文化增添了实质性的内容,更是为徽州古城5A景区丰富了文化内涵,成为古城旅游的又一个新亮点!

 

歙县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  余丽敏


友情链接徽州古城网络平台 计调通
© Copyright 2008-2018 徽州古城网络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立即注册  景区后台管理:点击进入